
東方建筑師自古以來,對木元素情有獨鐘,這和西方執著的使用石材建筑形成極大的對比和自我特性。無論是中國,還是日本,“木”之于建筑以及室內空間的塑造都有著非凡的意義。當代日本極具知名度的建筑師隈研吾,就是一位超級“用木達人”,一位對木結構的探究和運用形成鮮明個人風格的建筑大師。
在日本福岡,有一家特立獨行的星巴克咖啡館。與傳統咖啡館訴求宣傳的專業性和歷史感不同,它的獨特在于接近自然的木元素空間。五年,十年,二十年……專業性會變成人們審美疲勞的托辭,而需要新意的世界,時刻期盼著驚喜的發生。在這家咖啡館的內部空間中,對木結構精心的運用,并不讓人感到繁復或眼花繚亂,整個空間在無形中變化、流動,永遠不會感覺與自然分開。在植物的木元素世界中品嘗一杯咖啡,徜徉一下疲勞的神經,享受一刻快樂的時光。
無須大型珍貴材料,通過結構上的把控,也可以用木元素設計空間,讓空間更顯親和,將建筑美學發揮到極致,這是大師隈研吾給我們的智慧。木材進入人們的家居生活空間,最初是以實用性目的為主,然而進入現代社會,隨著設計師們的改造和探索,木材呈現出的美學價值日益凸顯。一物、一桌、一椅,這些物件從細節塑造著室內空間的宜居美學。
客廳:立體與色彩的碰撞,增添空間層次多樣性
“家不是用來買賣的東西,它是用來居住、生活的?!薄裱形?/span>
以巨木勾勒頂部空間,莊重不失格調,配合木質柜體、實木地板彰顯客廳的層次感,使得家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,從外部空間進入后,仿佛是靈魂從都市的泥石建筑中掙脫,進入自然的擁抱。綠色的女王椅、素雅棉麻的沙發、靚黑的鋼琴,讓色彩攪動整個空間,素雅而不失單調,簡單而不失內涵。
餐廚區:淺木色與乳白色的交織,讓餐廚區走出時尚典雅范
“我覺得食物其實和建筑有著很相似的地方,經常能夠從中得到各種靈感?!薄裱形?/span>
以淺木色實木區隔空間,點綴乳白色櫥柜,讓空間更沉穩且充滿現代感。黑色走線與玻璃明暗相映,透出些微時尚范,配上淺木色餐桌,增加空間暖度,也提升餐廚區亮度。食物和實木,都來源于自然,共同來源于植物界,滿足人類的胃和心靈。
書房:木香與書香,精神與自然完美融合
“建筑是與住在那里的人們的生活哲學及人生緊密聯系著的?!薄裱形?/span>
書房被簡單用書柜隔離出單獨空間,木質的桌子、書柜給人以靜謐的體驗,心靈因書香、木香而沉醉。右側左側留足透光空間,素雅的空間格調與木頭元素相互搭配,采用開放式設計,保留空間穿透感,同時維持采光。
臥室:黑白黃色調設計,增加質感與層次
“希望能夠活得不要那么一絲不茍,希望在更多的地方都能有寬松的空間?!薄裱形?/span>
主臥以簡單干凈的設計基調為主,將彩度降低,以黑隔斷、白墻壁、淡黃木質地板,讓空間更有舒眠的效果,小范圍使用黑色線條間隔增添空間質感與層次。室內通過玻璃推拉門直通陽臺,并將過渡區作為次臥書桌區,讓小空間也能擁有閱讀空間,不會造成壓迫感,其他空間依舊維持簡單的設計,讓睡眠保持樸實、放松。
衛浴間:通透光影設計,潔凈不失格調
“我的目標是使用輕質和天然材料來達到新的透明度?!薄裱形?/span>
衛浴與淡黃色木質柜臺相得益彰,絲毫沒有色彩的違和感;大面鏡的應用,擴大了空間的視覺感,利用透亮的玻璃推拉門分割干濕區域,讓內外領域皆有連接,玻璃、鋁材、木、瓷等用材,在光影效果的折映下,既保持通透感也增加亮感。
這就是木元素創造的設計之美。它可以增添色彩,讓空間更加活躍;也可以區隔空間,讓面積分割游刃有余;更可以點綴生活,讓心靈和空間同時得到自然美的熏陶。